<wbr id="a4ywe"></wbr>
  •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最新資訊
    奮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走在前列

    【信息時間:2022-07-07  訪問次數:754  】【我要打印】【關閉】

    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我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和重要引擎。自2018年起,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發展的意見》,探索建設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示范工廠,舉辦世界智能制造大會,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桿工廠和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基地創建,各方面工作成效明顯。全省重點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均居全國前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核心指標、工業數據分類分級試點成果、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主要指標等均居全國首位,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第一。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無錫物聯網兩個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集成電路、軟件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水平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們去年底啟動了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對產業數字化轉型進行再部署,扎實推進智改數轉十大工程,重點從五個方面發力。

    抓統籌,建立健全一體化推進機制。積極發揮牽頭抓總職能,強化頂層設計和機制建設,構建省市聯動、政企協同的推進格局。強化橫向協同,成立智改數轉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將三年行動計劃細化為50項具體任務,分解到各相關部門,省政府將制造業智改數轉列入督查激勵事項,形成部門推進合力。注重上下聯動,指導各設區市編制智改數轉實施方案,將各項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具體縣區,逐級形成工作路線圖,讓基層明白怎么干。深入重點行業,首批選定化工、鋼鐵、服裝等12個重點行業,分行業編制智改數轉實施指南,省市縣聯動每年組織100場以上分行業推進活動,通過細化標準和現場對接,讓企業知道怎么改。

    樹標桿,分類培育一批示范樣板。根據不同類型企業實際,分類提出數字化轉型的要求,通過以大帶小和示范引領,推動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對行業龍頭企業,修訂《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建設指南》,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計劃,啟動5G全連接工廠培育,重點支持其對標世界一流,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標桿,實現從單項應用到集成應用創新轉變。累計培育138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9家企業獲評首批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數量全國第一。對廣大中小企業,重點建好一平臺、推行顧問制、開展全診斷,即建設全省中小企業智改數轉云服務平臺,推行專精特新企業智能制造顧問制度,對規上中小企業提供免費診斷服務,年內將完成2萬家企業診斷任務,幫助解決不會轉、轉不起的問題。同時編制《企業上云工作指導手冊》,指導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今年以來新增上云企業3.2萬家,累計達38.2萬家;啟動實施智改數轉項目2.2萬個,開展診斷企業數量1.5萬家,均超過計劃進度。對重點產業鏈,支持鏈主企業基于平臺開展協同設計、采購、制造、銷售和配送等全環節應用創新,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數字化協作和精準對接。

    促創新,推動關鍵領域自主可控。面對一些關鍵技術(產品)受制于人的問題,從軟硬件兩個方面入手,研發和應用兩個層面發力,加快提高智能硬件和裝備、工業軟件的自主可控力。軟件方面,部署實施領軍企業軟實力提升行動,開展軟件產品開發和行業數據集、算法模型研發,發布年度優秀工業軟件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清單,召開工業軟件與重點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加快在研發設計、生產管控、嵌入式軟件等環節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一大批優質產品、服務及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廣一批優質工業APP。目前CAE工具軟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軟件等工業軟件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硬件方面,聚焦智能成套裝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等領域短板,組織核心技術裝備攻關,構建自主可控的智能裝備保障體系。此外,積極開展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試點,建設啟用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信息共享與應急服務協同保障平臺,對重點企業部署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突破一批工業信息安全領域關鍵技術,提升工業數據、信息和網絡安全水平。

    強支撐,夯實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適度超前謀劃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標識解析、數據中心、5G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智改數轉提供堅實支撐。實施一市一重點平臺、一行業一重點平臺培育計劃,加強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支持領軍平臺匯聚工業大數據、工業APP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等賦能資源,累計培育國家雙跨平臺4個、特色專業型平臺37個、省級平臺109個。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企企通工程,組織制造企業與網絡運營商對接合作,推動企業內網改造升級,加快實現網絡產品和服務通園區、進企業、入車間、聯設備、拓市場,累計服務企業達5萬家,基本覆蓋全省規上企業。加快建設新型數據中心,提高云計算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建設比例,增強高性能算力供給水平。今年2個數據中心入選首批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全省數據中心規模累計達45.9萬標準機架數。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推動省重點集群和產業鏈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全覆蓋,通過標識身份證,實現工業互聯網異主、異地、異構信息互聯互通。目前全省累計上線二級節點48個,接入企業數、標識注冊量及解析量均超全國60%。

    建生態,形成完整可持續發展體系。通過培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提供政策資金支持,強化人才、金融等要素支撐,為企業開展智改數轉營造良好環境。建立全省統一的資源池,制定《智改數轉服務商資源池建設和管理指南(2022版)》,聚合省內智能裝備服務商、網絡服務商、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咨詢服務商等優勢資源,初步確定第一批入池服務商不少于300家,以后滾動增加,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集成服務。研究出臺專項政策包,省級每年安排12億元財政專項資金,對產業數字化轉型項目給予貸款貼息、績效(設備)補助等支持,市縣結合實際積極配套,精準有效支持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和項目。成立戰略咨詢專家組,實施數字化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強化智力支撐。打造金融產品庫,與省內主要金融機構合作,持續推出支持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多樣性系列化金融產品,助力企業加快智改數轉步伐。

    (作者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謝志成)

    上一條:穩經濟,透過數據看“向好”
    下一條:江蘇蘇凈集團 -----科技成就蘇凈,創新筑夢未來
    国产午夜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黑人外教啪啪中国女留学生_8090成人午夜精品无码_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wbr id="a4ywe"></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