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導讀: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重要一年。全省上下正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不斷取得新成效?!缎氯A日報》推出“起筆新開局 展現新氣象”系列報道,多維度、多視角反映我省在開局之年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指明未來中國產業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江蘇作為產業大省,有責任、有能力率先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再上新臺階。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朱愛勛在今天的“起筆新開局 展現新氣象”系列報道中發表署名文章。以下是文章全文:
聚力五個“高”,奮力建設“一區一基地”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 朱愛勛 全省工信系統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建設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重點聚焦五個方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高質量打造更多優勢產業集群。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堅持把集群培育作為制造強省建設的總抓手,在全國率先出臺集群培育的指導意見,省市聯動推動政策資源和工作抓手向重點集聚,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平穩發展。下一階段,我們將從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前瞻布局跟蹤未來產業三個方面入手,全力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產業體系。一是在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方面,以10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引領,省級層面制定出臺新一輪支持集群國際競爭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和分行業政策舉措,指導重點地區盡快出臺分集群政策舉措,形成“1+10+N”優勢產業集群建設政策體系。二是在壯大新興產業方面,引導和支持具有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建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加快技術、行業、模式融合創新,推動新興產業釋放市場潛力、成長為經濟發展新動能。三是在跟蹤布局未來產業方面,加快制定江蘇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聚焦生命健康、第三代半導體、氫能與儲能、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基因與細胞等領域,開展未來產業先導區(試驗區)建設,集聚高水平人才和團隊,以應用場景牽引未來產業成長。
高水平構建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在于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我省將重點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發揮好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用。繼續發揮龍頭骨干企業牽頭作用,爭創更多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實現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全覆蓋,支持和引導創新中心整合創新資源、加快共性技術攻關突破。二是強化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引領。聚焦短板產業的技術和裝備瓶頸,鼓勵企業“出題”,建立“卡脖子”技術清單和攻關方向遴選動態調整機制,以“賽馬制”支持揭榜單位承擔攻關項目,引領帶動有條件的企業加大自主創新研發投入,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三是加強攻關成果推廣應用。落實好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應用保險補償政策,定期編制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一條龍”示范應用。
高層次推進傳統產業煥新升級。傳統產業是我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和基石。通過化工行業專項整治、落后和過剩產能淘汰退出等手段,我省鋼鐵(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應退盡退,印染、電鍍、鐵合金等行業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基本出清,專項整治以來累計關閉退出化工企業4814家。下一階段,我省將按照“傳統產業升鏈”部署要求,突出重點行業領域,實行關停退出和改造提升并舉。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加快綠色化改造。深入實施工業領域節能技改行動,全面落實工業領域及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實施一批工業節能降碳示范工程,建立全省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企業裝置能效清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清單,打造一批國家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
高起點推進數字江蘇建設。我們將搶抓數字經濟關鍵賽道,研究制定建設“數實融合”第一省的實施意見,更大力度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一是大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制定發布分行業智改數轉指南,全面開展中小企業智改數轉免費診斷,今年再完成1萬家企業改造任務。二是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加速行動,加快工業軟件、信創關鍵技術突破與產業化應用,出臺支持軟件名城和名園建設的專項政策,支持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建設,爭創國家數據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范區。三是牽頭推進智慧江蘇建設。充分發揮好全省信息化發展領導小組作用,牽頭推動經濟社會數據資源整合治理,形成快速反應、精準高效、協同聯動的現代化經濟社會治理體系。
高效率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我們將以中小企業為重點,構建高效的企業服務體系,加快“數字工信”建設,盡快實現資金申請和涉企審批服務“一網通辦”、各類惠企政策“一鍵直達”,完善金融助企“白名單”制度,強化人才、金融、資金等要素支撐。建立企業負擔監測體系,健全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長效機制,實時掌握企業負擔情況,推動出臺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舉措,全心全力服務企業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