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久前,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聯合發布2023年上半年江蘇經濟數據。制造大省成績優異,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其中,被譽為“制造業脊梁”的裝備制造業表現更是頗為亮眼,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55.6%。大力推動高端裝備產業,是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日前,在以“自立自強 共創共享”為主題的第四屆江蘇企業(研發機構)創新大賽首場比賽——第一賽區暨高端裝備產業選拔賽上,22家企業(研發機構)現場路演比拼。以思路謀出路,以創新謀未來,以合作謀新篇,一個個鮮活案例的背后躍動著我省高端裝備產業行穩致遠的基因。 不畏痛點迎難而上 “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只是上升的趨勢,痛點仍存,產品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仍沒有改變?!苯K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部長楊柳直言不諱。 楊柳說,作為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減速器75%的市場被日本企業所壟斷。國內減速器行業一方面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性能落后;另一方面精密減速器技術門檻高,投入成本高。同時,國內減速機廠家困于“技術-價格”死循環難題,產品性能指標參差不齊,導致國內自主品牌習慣依賴于進口。 泰隆迎難而上,以精密減速機項目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起點。開發建設完備的減速機生產線,攻堅克難重新設計擺線輪齒形,制定可實行的設備保障方案,深入攻關關鍵零部件的性能演變,開發建設完備的減速機裝配線和檢測線……泰隆最終實現了國產工業機器人精密減速器的性能突破,實現國產替代。精密減速器項目作為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授權專利28項、發明專利9件。 痛點即是發力點。管網集團(徐州)管道檢驗檢測有限公司工程師閆朔也深表認同?!皣腋叨汝P注油氣儲運設施安全運行。作為油氣資源輸送的中轉站,輸油氣站場的安全高效運行至關重要。而隨著服役時間的不斷增長,近年來國內外儲運設備安全事故頻發?!彼f,為此,公司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關注痛點難點,為行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為解決油氣儲運站場內埋地、穿跨越管道大面積開挖檢測的技術難題,兩年攻關螺旋導波檢測技術,首次實現在役螺旋焊管導波檢測評估,實現長距離、高精度檢測;為解決不打磨管體、實現大規??焖賿卟榈募夹g難題,五年攻關中距電磁超聲波檢測技術,開發高精度自動管道超聲腐蝕檢測裝置,實現對超聲導波進行控制、信號分析與顯示;解決大型常壓儲罐風險量化和管理提升的技術難題,持續攻關大型儲罐基于風險檢驗技術,實現儲罐風險科學計算與分析,延長在役大型儲罐的使用壽命……持續攻關之下,一個油氣管道領域技術難題迎刃而解。 新機遇中展現新作為 中國正值“雙碳”目標關鍵工作部署期,海上風電作為重要清潔能源之一,對“雙碳”目標實現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已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藍色途徑”?!吧钸h海風力資源開發是風能資源利用的重中之重,傳輸距離達到50km以上,高損耗、低傳輸容量的交流海纜經濟性較低,具備低損耗、超遠距離傳輸穩定特點的高壓直流海纜是深遠海風力資源開發的首選?!?中天科技海纜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嚴彥說,傳統220 kV交流電纜和400kV直流電纜相比,相同截面傳輸容量僅為三分之一,相同傳輸容量材料用量卻達4.5倍以上。此前國際唯一一個±400kV XLPE高壓直流海纜工程為日本企業承擔。同時,工廠接頭作為海纜生產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拔覈叨司€纜受制于國外壟斷的局面急需打破?!? 先后完成±160kV~±320kV直流電纜研發,承擔過國內全部高壓直流項目,這些都是中天海纜的優勢所在。然而,嚴彥表示,隨著電壓等級變化和陸纜海纜之間的跨越,核心技術的改變,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摒棄經驗主義,研發需要從零開始。SWOT分析、WBS庫建立、checklist編制、項目KPI……在新的科學研發管理體系之下,公司僅耗時一年就實現了項目突破,成功開發±400kV直流海纜。此后,獨家中標亞洲首次基于柔性直流海底電纜建設大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江蘇如東800MW(H6、H10)海上風電項目直流電纜采購和敷設項目。項目成功并網運行以來每年產生33億千瓦時電力,滿足14萬戶家庭的能源需求,每年節約標準燃煤74萬噸,減少高達18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40萬輛汽車行駛時的排放量。 創新無止境。去年,中天海纜又先后成功研發±500kV直流海纜、±525kV直流海纜?!拔磥?,我們將向深遠海方向繼續發展,在電壓等級、載流量、溫度提升、基礎材料等方面爭取更多成果?!? 南通潤邦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同樣將目光瞄準“雙碳”?!昂I巷L電安裝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對海上施工特種作業船舶的需求將呈上升趨勢?!?公司設計部總監陳政說,近年來,公司抓住10MW-16MW深遠海海上風電高效安全施工作業船這一關鍵核心裝備致力研發。先后攻克防傾覆自動調載、精準定位等關鍵技術,解決安裝和維護難題,成功研制填補國內空白的主吊鉤最大吊重3000T、最大起吊高度110m的360°連續全回轉起重機,大幅度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爱a品可用于10MW-16MW深遠海海上風電設施的安裝、維護及打撈作業,也可以用于跨海公鐵大橋、海底隧道的施工作業?!比缃?,該項目正在積極推動產業化進程。 產學研深度攜手正當時 產業發展從來不是獨角戲。長期以來,受制造技術限制,國內大面積農業灌溉、防洪排澇、江河截流等大型水利工程所需的特大型潛水電泵只能依賴進口。為突破相關技術瓶頸,亞太泵閥有限公司與江蘇大學開展聯合攻關,共同承擔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00kW級高效智能型大功率潛水電泵產業化”,先后突破電機功率、機械密封、遠程控制等三項關鍵技術,成功實現產品系列化,在淮河入海水道、洞庭湖灌溉區泵站等國家重點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推進協同創新,既要用好高校的智慧‘大腦’,也要補好企業的人才‘短板’?!?公司總工程師蔣文軍說,近年來,企業在與高校開展課題研究和項目合作的同時,還注重與高校聯合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增強企業科技實力。公司不僅與江蘇大學合作設立了江蘇省大功率潛水電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研發平臺,吸納近20名行業高端人才加盟,還聯合開展高端人才引進、自有人才培養工程等,為創新蓄足智力活水。 江蘇力星通用鋼球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沈陽金屬所合作,進行超高速鐵路重載軸承滾動體特種專用合金鋼技術攻關,實現了原材料的進口替代;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研發團隊與江蘇大學合作,將排水車用大流量液壓驅動潛水泵的效率提升15%、重量減輕10%、容污能力增強13%;徐州華恒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礦業大學,研究了焊接過程中殘余應力的影響機制及不同工藝參數下溫度場、應力場的演化模型,最終形成智能焊接自適應工藝庫……采訪中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正積極尋求合作,打破“單打獨斗”局面,產學研深度攜手,共同助推產業再踏新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