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四五”時期的南京什么樣?作為謀劃南京“十四五”發展的總目標、總綱領、總要求,南京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編制《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今年1月14日,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通過了《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3月26日,南京市政府已正式印發實施。
今天(4月9號)南京市委市政府專題新聞發布會召開,對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進行發布和解讀。圍繞“十四五”時期“四高”城市發展方向,設置了4類28個主要指標,總體概括為“12345”的總體特征:常住人口突破1千萬,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突破2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美元,研發投入占比提高到4%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0%左右。
“十三五”南京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5萬億元
會上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學鵬就《綱要》的編制過程、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作介紹?!毒V要》包括13篇、53章,分為三大板塊。第一篇為第一板塊,是總論部分,主要闡述“十三五”發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機遇挑戰,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方面,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5萬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前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達到1637.7億元。
經濟發展質效持續改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7203.03億元。此外,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新醫藥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八大產業鏈,形成1個五千億級、4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創新名城建設有力推進。南京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一室一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成使用,高新技術企業數增加到6500余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38%。
三大攻堅戰取得新成果。在全國率先出臺《長江岸線保護辦法》,長江生態岸線占比提高到77.9%??諝赓|量達到二級標準天數比率83.1%。
“十四五”主要指標增加每萬人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數
《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是: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增長方式,聚力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探索走出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子,打造富于現代化內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成為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兩萬億元的超大城市。具體表現為“四個高”,即: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高能級輻射的國家中心城市、高品質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韌性城市。
“十四五”時期主要指標,結合“四個高”目標,設定4類28個主要指標,總體概括為“12345”的總體特征:常住人口突破1千萬,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突破2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美元,研發投入占比提高到4%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0%左右。相比于“十三五”時期,“十四五”指標中增加了每萬人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數、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等內容。
同時,《綱要》擘畫了2035年遠景目標,即: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國際影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創新名城,并在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市民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綠色低碳發展、人民共同富裕等領域進行了具體展望。同時分領域對2035年遠景目標作了描述:例如: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20年實際增長一倍以上,建成全球知名創新型城市;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一批新興產業具備全球競爭力,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等。
為發展“劃重點”:創新名城、城鄉區域協調等11個重點發力方向
《綱要》第二篇至第十二篇為第二板塊,是主體部分,總體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分領域闡述了“十四五”發展的11個重點方面,包括創新名城建設、優化產業體系、暢通經濟循環、全面深化改革、城鄉區域發展、江北新區建設、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美麗古都建設、文化建設、城市現代化治理等內容,提出重要任務,作出工作部署。
“十四五”期間,南京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創新名城建設的全球影響力。圍繞“雙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重點實施基礎研究領航支撐、重大創新平臺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三大計劃”,加強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融通發展,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機制。圍繞培育充滿活力的科創森林,提升新型研發機構發展質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各類創新主體融通創新,激發“高、海、蘇、軍”(高校院所、海外高層次人才、優秀“蘇商”隊伍、軍民協同)四類雙創主體活力。圍繞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施“紫金山英才計劃”,形成完整的人才梯次結構和培養成長鏈。
產業發展方面,南京將提振發展實體經濟,優化升級現代產業體系。在建設制造強市方面,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八大重點產業鏈“125”突破行動,推動四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一批未來產業。
城鄉區域協調方面,“十四五”期間,南京還將著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全方位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主動服務和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推動南京都市圈建設,培育建設滬寧產業創新帶、寧杭生態經濟帶、寧淮宣黃成長帶。
此外,還有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創造人民期盼的高品質生活……《綱要》中一大波民生利好釋放,記者注意到,涉及教育、住房、就醫、就業等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笆奈濉逼陂g,南京還將提升“博愛之都”內涵,不斷創造人民期盼的高品質生活。持續推進富民增收和高質量就業,構建經濟發展、就業充分和收入增長的聯動機制,著力擴大就業容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統籌教育公平、教育質量和人口素質提升,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推動高等教育優質化提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健康南京,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進醫療設施重點發展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水平,建設全國重要的衛生健康高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