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是幫助企業導入數字發展新理念、建立數字化運營管理機制、系統性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是深化江蘇“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性工作。 2018年以來,江蘇堅持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為抓手,全面推動企業加快數字時代新型能力建設,不斷夯實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發展的應用基礎。全省貫標企業總數由2113家增加至4747家,啟動評定企業總數由886家增加2637家,通過貫標評定企業總數由275家增加至2437家,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省市首位。其中2020年度,貫標企業數量1562家、啟動評定企業數量1185家,通過貫標評定企業數量1108家,三項關鍵性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與此同時,以數字新能力建設為主線的貫標工作普及推廣,有效提升了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能力與水平,涌現出以徐工漢云、蘇州紫光云、無錫雪浪云等為代表86個省重點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30萬家上云企業、95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大量中小企業也通過貫標,加快建設以數據為驅動、符合上云用云要求的數字新能力,提升工業互聯網應用水平和成效。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也由57.8提升至63.2,連續六年位列全國第一。 三年來,江蘇省貫標工作堅持以“擴增量為主線、優存量為重點”,聯合各級政府、聯盟組織、研究機構力量,探索出一條具有江蘇特色的兩化融合貫標推進路線。一是培樹先進典型,強化示范引領。持續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遴選工作,分別重點培育2055家省級和315家國家級貫標試點企業;持續跟蹤典型企業貫標綜合成效,總結形成典型案例集,持續開展環省行宣貫活動68場推廣典型做法,不斷創新和調整支持鼓勵政策,持續跟蹤企業貫標綜合成效,引導我省企業積極開展貫標工作。二是打造專業團隊,提供優質服務。持續開展貫標專業人才培訓,提升服務商團隊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培育B級貫標服務機構2家(全國僅2家,無A級)、C級3家(全國18家)。每年度分行業、分地區組織貫標優秀服務機構與試點企業開展對接合作,送專業團隊和優質服務上門。三是政企結對共建,聚焦主導產業。推動貫標咨詢機構與地方政府結對,聯合開展區域性貫標宣傳推廣、現場交流、服務對接、咨詢診斷、人員培訓等活動,促進貫標資源與各地優勢主導產業精準匹配。2020年度,全省各地組織開展宣傳推廣活動超80場,輔導企業超1700家。四是全面數據對標,促進良性競爭。聯合中信聯、省市各級貫標聯盟,定期編制《江蘇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白皮書》,發布全國貫標數據、各設區市貫標數據、行業分布數據、服務機構數據等,幫助各級政府、咨詢機構、貫標企業全面及時的了解我省貫標工作開展情況,促進對標找差,優化政策環境,引導區域良性競爭。 江蘇作為全國首批貫標2.0試點省份,下一步將按照“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堅持以價值為導向、能力為主線、數據為驅動,積極探索貫標2.0推廣路徑,引導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形成標桿示范引領、服務體系完善、區域加速躍升、價值效益顯著的江蘇貫標工作新格局。一是樣板先行,區域先試。遴選具有工作基礎和較高意愿的企業、服務機構和試點區域開展樣板打造工程,提煉形成貫標2.0實施規范、應用樣例和推進模式,探索2.0貫標區域推進新模式,并普及推廣至全省各地。二是分級分類,宣貫示范。引導企業開展診斷對標,結合江蘇省重點發展產業和領域,分級建設和提升新型能力,開展系列宣貫、深度培訓、推廣示范經驗,分行業、分規模、分能力提供細化分類指導。三是采信支持,跟蹤服務。引導各地建立分級分類支持政策,重點支持與區域產業發展重點相匹配的新型能力方向,提升施策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龍頭企業、金融機構依據分級結果建立分級采信機制,提升供需精準對接能力,依托服務平臺對企業、解決方案服務商、貫標評定服務機構等的貫標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和效果評價。四是數字賦能,融合發展。數字化轉型是新時代新階段推進兩化融合發展的新使命新要求,通過貫徹落實2.0標準,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標桿工廠建設和企業上云等建設,聚焦強鏈補鏈固鏈、服務型制造、5G場景應用等重點領域開展分級分類數字化轉型賦能,為企業提供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方法和路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