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第二屆江蘇企業(研發機構)創新大賽決賽在蘇州落幕,共有20家優秀的企業(研發機構)脫穎而出進入決賽。記者發現,“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努力實現自主可控”,成為這些參賽項目的主基調。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景茂分析,江蘇科技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離不開一大批高水平企業研發機構和新型研發機構發揮的重要支撐作用,企業(研發機構)走上了自立自強的創新之路,引領行業發展前景與方向。目前,我省已建成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160多家、省級企業研發機構6700多家,列入統計的新型研發機構達到400多家。 高折射低色散樹脂鏡片自給自足 中國鏡片行業曾長期處于價格混戰之中。一方面,由于缺乏高端材料、鏡片膜層等關鍵技術,國內鏡片企業大多停留在中低端層次。另一方面,國外品牌占據部分高端市場,消費者不看質量先看品牌。歸根到底,還是高折射低色散高透光眼健康樹脂鏡片的制備技術不在我國手中。 “高折射低色散高透光就是鏡片更薄更輕,同樣度數,做到又輕又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里面涉及折射率、材質阿貝數(色散指數)等,每一項都有技術壁壘?!泵髟络R片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周晨輝拿出一張鏡片行業產業鏈及產業圖譜展示給記者看,在上游原材料和設備供應商表格里,國外企業占據大頭。 周晨輝坦言,不僅鏡片單體原料受制于國外,鏡片的光學設計軟件也完全被國外壟斷。為此,明月鏡片發力單體原料研發,建立原料工廠,在制備工藝上率先研制出旋涂覆膜、光固化加硬工藝與裝備?!把邪l的過程充滿艱難險阻,失敗是家常便飯,起初大家情緒一度低落?!敝艹枯x回憶,此后明月鏡片逐漸摸索到方法,破解了諸如功能高分子材料技術、“阿貝數與折射率之困”等難題,成功研發出中高折射率聚合樹脂單體,實現國產替代。目前,明月鏡片擁有4家工廠,其中2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3個研發實驗室。成功自主研發高端鏡片光學材料,打破國外壟斷,惠及全行業,還創新了鏡片制造工藝,實現鏡片連續智能化生產。 換熱器芯體國產后成本降六成 10月,全國首艘可容納乘客5246人、號稱“移動的海上現代化城市”的國產豪華郵輪隆重亮相。參與項目的江蘇科技大學海洋裝備研究院增材制造中心主任丁紅瑜介紹:“在船板吊裝、焊接環節,船板容易發生變形,傳統的火工矯正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不環保等問題?!?江科大海裝院針對這一問題,自主研制感應加熱校平機,保障了項目建設進度?!耙荒甓鄷r間,海裝院負責的校平面積近10萬平方米;設備采購和維護成本僅為進口設備的40%,采購和維護周期也大大縮短?!? 另外,海裝院“另辟蹊徑”,應用3D打印新技術,成功制作出LNG汽化器的換熱器芯體,打破國外壟斷?,F在,有了自主可控的換熱器芯體,LNG汽化器的周期和成本從之前的交貨期兩年、價格2000萬元降到了現在的周期半年、價格700萬元。自主研制的LNG汽化器還在技術指標中的設計壓力、芯體尺寸和工業試驗三個方面“彎道超車”,在“達標”基礎上實現了“升級優化”。丁紅瑜表示:“除此之外,江科大還研制水下機器人(ROV)、極地低溫救生艇、岸電并網控制系統等,共自主研發產品15項,部分已實現市場化推廣應用?!? 自主研發“一根絲”闖全球 江蘇亨通光導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新一代有機硅光纖預制棒——亨通新一代綠色光棒,這“一根絲”打破國外壟斷,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綠色光纖預制棒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目前,光纖通信作為信息化社會的戰略基石,我國仍然處于光纖通信產業規模龐大、光纖預制棒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在這挑戰與機遇共存的時代,亨通光導結合綠色發展的理念,開始了光棒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探索之旅。 亨通光導主任工程師金衛衛介紹:“針對光棒中有機硅D4穩定汽化難題,亨通光導開發了開環再聚合抑制技術,發明了動態氣液平衡汽化裝置,有效抑制了有機硅D4的開環再聚合,解決光棒內部結構缺陷的問題?!庇龅絾栴}時,亨通光導“見招拆招”,有序推進:針對有機硅D4大尺寸光棒沉積難題,亨通光導提出多變量熱量協同控制模型;針對光棒軸向直徑波動大問題,發明自匹配縱向多燈沉積工藝?!肮獍糁谱鞯膫鹘y工藝中采用常壓氯氣燒結,但與綠色工廠的理念相違背。常壓狀態下氯離子與羥基結合,很容易達到低水峰狀態。因此,項目組首次提出使用物理脫水概念,利用真空環境下負壓脫去水分子,保證產品的性能達到同類水平,并使用氫氧火焰處理表面替代酸洗,真正做到了全流程無氯的綠色生產?!? 目前,亨通光導已經建成了國內首個、全球最大的有機硅光棒研發及產業化基地, 產品廣泛應用于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超35%,國際市場占有率達25%。金衛衛介紹:“預計到2021年底,產能可達2000噸,進一步解決國內光棒缺口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