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a4ywe"></wbr>
  •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最新資訊
    激活轉型發展“關鍵增量”,鹽城在“智改數轉”新賽道上競速奔跑

    【信息時間:2022-04-14  訪問次數:814  】【我要打印】【關閉】

    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首批擬入圍名單日前出爐,鹽城7家企業上榜,入選數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既涉及汽車、電子信息、新能源等主導產業,也涵蓋機械制造、紡織等傳統領域,這是鹽城加快“智改數轉”推進制造向智造轉變結出的又一碩果。

    擁抱數字化新浪潮,推進“智改數轉”,是促進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關鍵舉措。作為崛起中的長三角北翼產業數字化發展新高地,鹽城在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跨越趕超進程中,聚焦“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定位,年初啟動實施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以智能化和數字化雙向賦能,激活轉型發展“關鍵增量”,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驅動鹽城制造加“數”奔跑。

    鹽城編制出臺的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描繪了今后三年全市“智改數轉”的美好藍圖。行動計劃提出,通過三年的努力,完成全市規上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新上項目應用數字技術和智能裝備全覆蓋,23條重點產業鏈及重點園區基本普及數字化,打造長三角北翼產業數字化發展新高地。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實施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今年覆蓋面達到40%,在全市上下發出了“智改數轉”動員令。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

    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水平摸底、在全省率先制定智能制造診斷實施指南、建立服務商資源池、開發線上綜合服務平臺……鹽城“智改數轉”按下快進鍵,市工信局牽頭落實,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統籌推進。

     “一邊是技術無法落地,一邊是企業不會用、不能轉?,F在企業轉型的意識在增強,但面臨很多卡點?!笔泄ば啪重撠熗窘榻B,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部署實施八大行動,綜合應用人才、金融、稅收等政策,打出“組合拳”,致力幫助企業解決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痛點、難點和需求點,撬動“鹽城制造”轉起來。

    開發上線在線評測系統,是鹽城“智改數轉”的第一步。摸清企業數字底數、場景需求和政策訴求,形成企業數字“畫像”,避免盲目轉型。截至2月底,鹽城已對34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第一輪線上評測。

    底數摸清,開準藥方。

    今年2月份,市工信局發布“智改數轉”首批服務商征集令,立足本地、面向全國廣發“英雄帖”,構建鹽城“智改數轉”優質服務商資源池,為企業“把脈開方”,消除企業缺方案、不敢轉的顧慮。目前,首批63家服務商已入池,其中包括不少國字號大院大所。

    江蘇東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打燒結余熱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前幾年企業通過對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勞動成本大幅下降。今年,企業把轉型目光投向行業共性難題“集箱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希望在行業細分領域尋求突破。公司常務副總趙培軍說,“我們正面臨‘卡脖子’難題,但不知道該往哪里使勁?,F在政府出臺‘智改數轉’行動計劃,建立專家智庫,增強了企業技術攻關的信心?!?/span>

    三年抓頭年,頭年抓起步。鹽城今年將著力實施4053個制造業“智改數轉”項目,覆蓋2135家規上工業企業。目前,全市10個縣(市、區)已相繼出臺本地區“智改數轉”行動計劃或推進方案,合力競逐“智改數轉”新賽道,全力構建產業數字化“集群矩陣”。

    工業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前受疫情影響,企業遇到技術改造、創新轉型、員工招聘、物資流通、市場開拓、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問題,“智改數轉”成為企業危中尋機、行穩致遠的有力抓手。

    江蘇豐東公司是國內熱處理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企業已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化”智能熱處理產線,客戶遍布全球。面對嚴峻防疫形勢,技術人員很難去海外為客戶開展技術服務。

     “客戶需求倒逼企業數字化加速轉型?!惫究偣こ處燀n伯群表示,有了“云服務”,距離已不是問題,遠程登錄客戶端設備相關控制系統,可實時掌握設備數據,為客戶提供安裝調試、工藝指導等服務。今年4月份企業通過遠程連線,成功為印度客戶進行設備“云調適”。

    享受到“智改數轉”紅利的鹽城智創中心,3月份通過CNC產能協同共享平臺發布一則價值兩億元的汽車配件外協制造訂單,利用大數據分析,很快匹配到大豐區的一家制造企業。雙方經過線上溝通,已經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中心負責人介紹,“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資源整合與數據賦能,可以幫助企業‘足不出市’,開展跨區域、跨企業的資源鏈接和高效協同?!?/span>

    “智改數轉”,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既是全市產業轉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提質增效的內生動力。疫情當下,“智改數轉”不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與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江蘇大洋精鍛有限公司通過裝備智能化升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攀升。“自動上下料、五工位一體……這條汽車傳動系統鍛件智能化生產線,花了1億元,但是很值?!惫径麻L宋銀生說,“原來車間有80人,現在僅需4人,每小時產能可達2000件?!?/span>

    “現在看來,這條路走對了?!彼毋y生坦言,自動化、智能化保證了產品穩定優質,高端客戶紛至沓來,以前是出去跑市場,現在訂單找上門。

     “智改數轉”不僅是升級裝備、產線智能化改造,更是經營理念、發展規劃、組織運營等全方位的變革?!肮娟懤m上了設計、物料等很多系統,但都是散的,沒有集成在一起?!彼毋y生說,在智能化改造上,公司走過不少彎路,“市里成立服務商資源池,專家出謀劃策,可以更好為企業打造適合行業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span>

    在競逐數字經濟的新賽道上,不少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但也有部分企業“智改數轉”有需求、沒思路、待破局。市工信局負責同志表示,“智改數轉”既是一場團體賽,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將進一步細化推進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優化創新生態,分行業、分領域、分規模加大推進力度,推動“智改數轉”向縱深發展。

    發揮好標桿企業這個“關鍵力量”,能帶動更多企業涌進數字化大潮。目前,鹽城已打造一批“智改數轉”先行先試典范,累計培育創建69個省級智能示范車間、9家省級智能工廠、5家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5個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789家省星級上云企業。

    工序銜接不到位,成本核算不精準,訂單排產不清晰……傳統制造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是江蘇高精機電裝備有限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難點。

     “過去生產經營都靠經驗,不夠精準?!惫究偨浝砩虼鬄樘寡?,啟動數字化平臺建設后,所有設備實現聯網改造,設計、排產、采購、數控加工等全流程數據“上云”?,F在工人開工前掃碼,錄入加工信息,干了多少活、訂單到了哪一步在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上一目了然。

    “數據的價值被充分釋放?!鄙虼鬄檎f,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生產經營變得可視化,發展也駛入了一條快車道,設備利用率提高30%,運營成本下降40%,訂單增長近一倍。2020年企業獲評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今年成功入圍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傳統制造業煥發新活力,“智改數轉”是必由之路。

    八菱海螺是落戶鹽城近20年的“國字號”水泥企業,在鹽城的市場占有率達三分之一。因為能耗問題,公司一度面臨差別化電價風險。

     “前幾年公司嘗試技術改造,投入六千多萬元實施球磨機加裝輥壓機的節能改造,水泥單耗下降了近7度電?!惫惧X祝林處長感慨道,隨著DCS智能控制系統、供銷物流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的引入,企業實現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生產線全部自動化監測與能耗計量,能耗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灰色制造”變身“綠色智能”。2020年企業獲評鹽城市環保示范性企業。

    實踐證明,以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綠色制造,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突破口。今后三年,鹽城將著力推動大數據、工業互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制造各環節,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變革催生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含新量”“含綠量”。

    標桿引領,以點擴面。圍繞“一縣(市、區)一標桿、一鏈一標桿”目標,到2024年全市將累計培育推廣100個省級數字化應用場景,累計建成200家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和示范智能車間(工廠),擁有1500家省星級上云企業,實現標桿培育從“栽盆景”向“種苗圃”“植雨林”轉變。

     “智改數轉”吹響制造業強市的奮進號角。鹽城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牢固樹立“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定位,大力實施“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動“鹽城制造”邁向“鹽城智造”,為譜寫“強富美高”新鹽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實的數字基座。

    上一條:吳政隆在常州調研:埋頭苦干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下一條:防疫生產“兩手抓”,徐工全力以赴穩增長
    国产午夜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黑人外教啪啪中国女留学生_8090成人午夜精品无码_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wbr id="a4ywe"></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