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a4ywe"></wbr>
  •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最新資訊
    全國兩會代表訪談 張曉侖:支持轉制院所整合匯聚行業創新資源,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信息時間:2023-03-13  訪問次數:1043  】【我要打印】【關閉】

    近年來,轉制院所的科研及考核模式有了顯著變化,回歸公益屬性,在我國產業基礎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張曉侖表示,在當前我國制造業整體處于全球產業鏈中低端和低附加值環節的情況下,應進一步強化轉制院所服務工業強基能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全國政協委員,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建議,支持轉制院所整合匯聚行業創新資源,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議科技部支持轉制院所牽頭組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工信部支持轉制院所牽頭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發改委支持轉制院所牽頭組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研發平臺,統籌行業創新資源,打造戰略科技力量,重塑創新體系,為工業基礎提供更多原創技術。完善政策環境,引導支持轉制院所牽頭聯合國內高校、上下游企業形成協同創新機制,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同時,加大資金支持,支持轉制院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國家戰略、政策上支持轉制院所承擔更多的國家重大研發項目,面向近期、中期、長遠等發展需要,引導其開展緊迫性、前沿性、基礎性、顛覆性技術研究,為未來行業發展做好技術儲備。

    張曉侖還建議,提供寬松的創新環境,為轉制院所營造久久為功的創新生態。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完善試錯、容錯機制,消除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在激勵機制等方面給予轉制院所領導干部更多話語權。大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和創新創造精神的優秀企業家,戰略科技人才,具有科學家素養的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等隊伍。

     

     

    馮興亞: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練好高質量發展的看家本領

    35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廣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發言表示,上午認真聆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高質量發展主題,總結成績全面,分析形勢深刻,部署導向鮮明,工作舉措務實,對我們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馮興亞還結合企業實際,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分享了幾點感受和體會:

    1.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是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

    廣東省旗幟鮮明提出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這對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制造業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也是極高的期待和鞭策。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汽車產業責無旁貸,更應勇挑大梁。2023年廣汽集團計劃汽車產銷、產值挑戰增長10%,力爭增長15%以上,并著力推進打造萬億廣汽,力爭在2030年實現營業收入超1萬億元,努力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全省乃至全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2.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練好高質量發展的看家本領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最終要落腳到每一家制造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上,制造業企業要發揮創新主體作用,練好看家本領,才能擔得起重任、當得好家。首要是科技創新。近年來,廣汽集團在自主研發累計投入超300億元,形成了覆蓋整車、動力總成、新能源三電、智能網聯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培育出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新能源兩大自主品牌。其中,2022年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27萬輛,走出了一條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科技型汽車企業轉型的廣汽道路。其次是模式創新。廣汽集團近年通過實施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創新打造了以營銷金三角為代表的新型營銷服務模式,實現客戶直連、直服、直營,助力市占率持續提升至9.1%以上。第三是管理創新,廣汽集團探索通過實施混改和內部孵化等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內生活力。福布斯中國2022年新晉獨角獸榜單上,廣汽集團孵化的廣汽埃安、如祺出行、巨灣技研等三家企業上榜。

    3.強化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打造制造業體系性競爭力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需要強化產業融合與協同,形成體系性競爭力。面向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廣汽集團果斷進軍能源及生態服務,成立了能源科技公司、電驅動公司以及動力電池公司,并與上下游企業攜手構建鋰礦+基礎鋰電池原材料生產+電池生產+儲能及充換電服務+電池租賃+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縱向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鏈,致力實現新能源產業鏈整體安全可控,提高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此外還擔綱實施旨在實現新能源汽車芯片全國產化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計劃,擔當廣州市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鏈主,正與廣東省內產業鏈上下游的優秀創新企業聚力攻關、協同創新、融合發展,合力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4.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扎實構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制造企業更當主動融入、多作貢獻,主動走出去,在國際化競爭中鍛煉體格、增強實力。廣汽集團把國際化作為下一步發展極其重要的新增長點,加大國際化資源投入,積極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推動中國品牌向世界品質邁進。

    最后,馮興亞再次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建議盡快出臺提振汽車消費一攬子政策措施,并保持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同時完善其他配套措施,釋放良好的汽車消費信號,促進汽車消費,助力經濟加快恢復和發展。

    二是建議提升國產芯片應用率,推動我國汽車芯片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加快引導國產芯片產業轉型,改善產能結構失衡,研究出臺針對國產芯片全產業鏈條的鼓勵措施,加速完善配套措施,完善規范標準體系,多點發力提升國產芯片應用率。



    曹志安:加大裝備制造行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力度

    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體系完備,且不斷向中高端發展,正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競爭力持續提升,但產業鏈仍然存在卡脖子短板問題,加快增強裝備制造業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安認為,雖然我國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問題仍然突出,產業基礎依然薄弱,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還存在卡脖子短板。同時,部分基礎材料、關鍵部件等面臨著國產化推廣受阻的困境,國內部分企業在采購裝備時,指定或者信賴國外產品的情況還較多,在招標文件、合同及技術協議中明確指定采用進口產品,導致國產化應用推廣進程受阻。

    為此,曹志安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大裝備制造行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力度。建議國家有關部委系統梳理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卡點堵點問題,將裝備制造長期依賴進口的核心技術零部件和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原材料等列入卡脖子清單,按照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組織實施、壓茬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指導行業內相關單位開展攻關或者聯合攻關,并給予政策和研發資金支持,提升裝備制造業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

    二是優化關鍵設備、重要原材料國產化應用環境。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出臺政策,對新審批項目的特定設備規定較高比例的國產化率,并以示范項目、首臺套項目、政策補貼等多種方式促進項目投資方積極使用優秀的國內產品,從而擴大國內的產業應用規模,加快形成國家集群式產業優勢,打造關鍵設備、重要原材料國產化良好產業生態和應用環境。

    三是加強裝備制造業國際產業鏈合作。建議多措并舉穩定外貿,引導企業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對于我國有優勢的領域,比如高鐵、新能源電力裝備、動力電池等領域,鼓勵企業走出去,搶占全球向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轉型機遇。同時要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發揮我國市場大、產業化進展快的優勢,提升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



    于旭波:

    加快建設高端數控機床全國重點實驗室,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強大合力

    高端數控機床是國之重器,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樞紐和制高點,其發展水平事關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偉業。推動高端數控機床自主可控,我們責無旁貸!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于旭波如是說。

    作為唯一以高端數控機床為主責主業的中央企業,通用技術集團堅決扛起振興我國機床產業大旗,戰略性推進機床產業布局。目前,通用技術集團擁有1家機床研發單位和7家機床生產制造單位,成為國內機床行業中產品種類最多、服務領域最廣、綜合技術能力最強,為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提供高端核心裝備最多的龍頭企業。

    于旭波在履職過程中一直非常關注裝備制造、工業母機等議題并持續提出相關建議。他表示,今年的上會建議中有2條與機床有關。一是針對我國原有機床創新體系功能弱化、產學研的缺位問題,建議優選機床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及相關高校,加快建設高端數控機床全國重點實驗室,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強大合力。二是針對國產高端數控機床在關鍵領域沒有得到充足應用、無法對國產機床的產品設計、制造工藝、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進行大量試驗驗證的問題,建議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動關鍵領域用戶和機床骨干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實現同步研發、共同驗證和利益共享,推動國產高端數控機床從可用好用用好轉變,從而有效推動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于清明:加快高端醫療器械、核心零部件攻關進程

     

    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率仍然較低,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進口依賴度較高。全國人大代表,國藥集團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清明建議,各級政府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加快高端醫療器械、核心零部件攻關進程,促進醫療器械國產替代,以高端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新期待。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超萬億,但醫療器械產業鏈完整性、穩定性和競爭力不強。于清明介紹,一方面,高性能醫療器械的國產化率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創新要素儲備有限,從事關鍵零部件、重要原材料自主研發的企業較少。比如在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用中空纖維膜、血液凈化設備用透析膜、CT球管用真空高溫軸承、防護產品用高效過濾材料、植入性器械用可吸收降解材料等原材料產業存在短板和空白。

    于清明建議,一是組織跨領域聯合攻關,以科技創新夯實高端器械工業基礎。高端醫療器械屬于高新技術集成領域,創新要素、技術體系十分復雜。要推進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核工業、船舶、通用機械、新材料等行業與醫療器械行業跨領域合作、跨行業融合創新。依托大型央企建立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聯合體和制造基地,推動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及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龍頭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第三方技術檢測機構和知名醫療機構等建立聯合創新平臺,加強整機、原材料、零部件全產業鏈跨領域協同攻關。聚集創新發展要素、產業鏈優質資源,建立高端醫療器械制造基地,打造各細分領域的特色產業聚集帶。

    二是增加高端醫療器械制造業財政資金投入,設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專項基金。大力支持發展前景較好的創新型企業,加大對關鍵技術、重要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創新研發企業的財政支持,集中力量破解制約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三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強化質量品牌建設。我國醫療器械企業的頭部效應還未形成。要積極引導企業提升質量體系、加強品牌建設、完善售后服務,提高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支持具有技術儲備和資金優勢的企業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大力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推廣應用。優先考慮將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在DRG/DIP應用和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許可證辦理方面給予適當傾斜,鼓勵國產替代和臨床使用。加強政產學研醫各領域緊密合作,持續開展迭代創新,保證產業鏈平衡發展,滿足市場需求。



    單增海: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奮力攀登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珠峰之巔

    全國人大代表,徐工機械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數字化研發專業技術委員會主任、副總裁單增海在兩會代表通道接受采訪時表示,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徐工時乘坐的全地面起重機,如今已經通過技術升級,其各項關鍵指標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整機的國產化率也已經由71%提高到100%,所有的關鍵零部件均實現了中國制造。徐工集團先后攻克了行業公認的七大項關鍵技術,完全形成了千噸級起重機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

    工程機械是造福人類的產業,它的發展水平某種程度上衡量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關鍵標志之一,其核心競爭力就是關鍵技術創新。

    單增海表示,徐工將全地面起重機的最大起重能力從1200噸提高到全球最大的2600噸,其所安裝的風電機組的高度,從最大100米提高到全球最大的160米,風電機組的安裝功率從原來的2.5兆瓦提高到8.5兆瓦,在全球唯一實現了陸上風機安裝的全工況覆蓋。5年以來,徐工先后研發了全球最大的1.5萬噸米塔機、440噸礦卡、700噸液壓挖掘機等一系列國產首臺套重大裝備……

    如今,中國制造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重要場合。單增海列舉說:在大家所熟知的卡塔爾世界杯場館建設中,在丹格特全球最大的單體煉油廠施工現場以及其他一系列大型施工現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國產裝備的身影;電影《流浪地球2宇宙級的施工場景中,國產工程機械也成了電影中的特殊演員。徐工從默默無聞發展到全球前三、起重機械世界第一,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道路。

    我在這個行業已經投身了將近30年,我深刻地體會到科技創新就要摒棄幻想,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大國重器就是要勇于擔當,頂天立地!單增海最后說,今年也是我們徐工創建80周年,我們將繼續傳承好紅色基因,持續為民族起重,為大國舉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奮力攀登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珠峰之巔。



    鹿新弟:推動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暢通

     

    和技術專家討論后,思路更清晰了,還獲得了相關數據,讓建議有了數據支撐。最近幾天,全國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師鹿新弟忙著走訪調研,與工友、專家溝通交流,對即將帶到全國兩會的建議不斷補充完善。

    與發動機打了36年交道的鹿新弟認為,與氫燃料電池相比,氫內燃機成本低,有良好的燃料適應能力,經處理后可實現零碳零氮排放。但由于氫內燃機并不享受新能源路權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導致整車企業推廣動力不足。為此,他多次深入新能源汽車企業走訪調研,仔細對比兩種燃料的優缺點,與技術專家討論交流后,提出加快建立氫內燃機創新和技術交流平臺,推動氫內燃機納入新能源規劃,加強完善氫能產業鏈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氫能整體利用率。

    作為一線產業工人代表,不僅要專注于技術創新,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問題,還要積極履職盡責,為職業技能人才探究長遠發展模式。目前,現有的技術工人職業技能等級評價為五級,即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鹿新弟表示,不少產業工人在30歲就已達到高級技師等級,導致在此后工作中沒有職業發展評價和技術晉升機會,嚴重影響了產業工人的技術創新積極性,對長遠發展不利,也不能滿足新時代產業工人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為打破產業工人晉升天花板,鹿新弟在工作之余與工友交流談心,充分調查產業工人的所想所盼,整理總結大量資料和調研筆記,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建議增加學徒工和工人院士評價等級。去年,人社部制定出臺意見,暢通了技能人才專業發展通道,延伸拓展了技能人才進步階梯。

    同時,鹿新弟還十分注重培養人才,依托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通過老帶新形式,培養百余名年輕產業工人成長成才,帶領徒弟為企業解決多項質量問題,破解生產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問題,為企業質量提升作出貢獻。


    玉柴李海樺:關注新能源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電氣技術高級技師李海樺帶來3份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排放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李海樺代表的主要建議包括:

    *建議國家加大氫氣內燃機動力在商用車、通用機械、船舶與發電等領域加大應用示范力度,支持氫氣內燃機全產業鏈發展;

    *建議國家盡早立項啟動國家第七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國7)研究制定,合理安排排放法規的實施步調,給行業企業、用戶等產業鏈留出合理的時間來開展生產、研發等準備;

    *建議持續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通過構建工人教授發展新通道,促進工匠技能和工匠精神傳承。

     

    上一條:全國政協委員冷偉青: 加強創新型工業生態系統建設 激活更多創新推向市場
    下一條:全國人大代表張彤: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国产午夜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黑人外教啪啪中国女留学生_8090成人午夜精品无码_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wbr id="a4ywe"></wbr>